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不滿與改革 DISCONTENT AND REFORM

直至1900年,美國政治的奠基過程經歷了不斷增長的痛苦、內戰、繁榮與經濟蕭條,宗教自由的理想依舊存在,免費的公共教育已大致實現,新聞自由也維持著。不過,同一時間,政治權力似乎集中在腐敗官員和他們朋友的手中。為此,一個稱為「進步主義」的改革運動應運而生,其目標包括更大的民主與社會正義、廉潔的政府以及更有效的商業控管。

作家和社會評論家抗議一些不公平、不健康與危險的措施。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艾達‧塔貝爾(Ida M. Tarbell)、希歐多爾‧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與其他作家推出「揭露文學」(literature of exposure),施壓國會通過立法糾正這些虐待行為。改革者認為擴大政府管理的範圍,將確保美國社會進步和公民福利。

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體現進步主義,並認為改革需要向全國提出。他與國會合作抑制壟斷行為並採取法律行動對付違法的公司。他還努力不懈保存美國自然資源、管理公共土地及保護休閒用地。

威廉‧塔夫特(William Howard Taft)與伍得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兩位總統繼續改革。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體系因而建立,並訂定利率以控制貨幣的供給。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設立是為了對付企業的不公平競爭。新法令的頒布是為了改善水手與鐵路勞工的工作條件。「地方推廣」(county expansion)制度的設立是為了協助農民獲得資訊與貸款。進口貨物稅不是降低就是取消,以減低美國人的生活費用。

進步的時代也是大批來世界各地移民來到美國的時代。1890至1921年間有將近19萬的移民來到美國。早先的移民主要來自歐洲與中國北部和西部,新移民則來自意大利、俄羅斯、波蘭、希臘、巴爾幹半島、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

美國一直是個民族的「熔爐。」300多年來,幾乎沒有入境限制。但從1920年開始,美國人擔心他們的工作與文化會遭到外來者的威脅,因而開始建立配額。大量的移民雖然曾經造成社會的緊張,但做為移民後裔的美國人,大多仍相信紐約港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精神,即美國歡迎「渴望呼吸自由」的人。秉持著這股信念,美國一直都是多國之國。

TOP

一次世界大戰、繁榮的1920年代及經濟大蕭條 WORLD WAR I, 1920s PROSPERITY,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4年的歐戰,由德國與奧匈帝國共同對抗英國、法國與俄羅斯,幾乎一開始就影響到美國利益。英國和德國海軍都對美國船運造成干擾,但具有致命性的是德國的潛艇攻擊。1915年,德國潛艇擊沈英國遠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造成近130名美國人的喪生。威爾遜總統要求停止攻擊,此類攻擊遂暫停一 陣子,但到了1917年又重新開始,美國於是宣戰。

美國投入175萬名以上的美軍,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兩國於1918年11月11日簽下停戰協定,技術上是休戰,實際上卻是投降。

威爾遜總統提出14點計劃做為終結衝突談判和達成永久和平的基礎,內容包括停止國際間的秘密協定、促進國際間的自由貿易、降低各國軍備、自治以征服歐洲民族以及成立一個協會—國際聯盟—幫助擔保大小國同樣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

然而,最後的和平條約幾乎不包含這些要點,因為勝利者執意嚴懲。威爾遜國際聯盟的想法仍停留在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即使他也無法取得足夠的支持,在美國沒有通過。美國回復原本的孤立主義。

戰後的年代充斥著勞工動亂和種族間的緊張。由於戰爭需求的突然終止,農民感到痛苦。布爾什維克(Bolshevik)暴動引發了「紅色恐慌」(Red Scare),接下來數十年間,激進份子遂一直敵視共產主義革命運動。儘管有這些問題,在1920年代的數年之間,美國享有一段真實且廣泛的繁榮。家庭購買第一台汽車、收音機、冰箱,並且開始定期看電影。而主張擴大參政權的人士,在經過幾十年的政治努力後,終於1920年爭取到一項批准婦女投票權的憲法修正案。

好景不常,許多人為因素炒高的股票,於1929年10月劇跌,接下來3年內,美國發生商業衰退,全世界則步入經濟蕭條。企業和工廠關閉,銀行倒閉,農民收入下降。1932年11月,20%的美國人失業。

那年的總統競選,主要論點是經濟大蕭條的原因以及如何扭轉局勢。現任的赫伯‧胡佛(Herbert Hoover)已經開啟經濟重建計畫,但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最後在大選中敗給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羅斯福非常樂觀並準備運用聯邦權力進行大膽的改革。在他的領導下,美國進入另一個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時代。

TOP

新政與二次世界大戰 THE NEW DEAL AND WORLD WAR II

在30年代初期, 羅斯福總統提出「新政,」 目的是讓美國人盡快脫離經濟大蕭條。他注意到,民主當時已從其他國家消失,不是因為人民反對民主,而是因為他們厭倦了失業和不安定。

在他的領導下,聯邦成立銀行存款保險公司,制訂規範管理股票的出售,立法保障勞工的權利和工會的代表性,補貼農民的某些作物,並協助農民防止水土流失。公民保育團(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僱用年輕人植樹、清理水道及改善國家公園設施。公共工程管理局(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僱用專精的勞工從事大型的建設,如建造水壩、橋樑與海軍船艦等。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為該貧困地區提供提供防洪控制與電力。聯邦緊急救援署(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負責發放救助,通常是用直接給付的方式。

第二輪的計畫是僱用工人建設道路、機場與學校,聘請藝術家、演員、音樂家、作家,提供兼職工作給年輕人,並建立起社會福利制度,以幫助貧困、殘障與老年人。

美國人普遍對強大的政府感到不安,卻又希望政府能為百姓的福祉負起更大責任。新政為數百萬美國人提供實質的幫助,卻無法恢復之前的繁榮。眼看著生活即將獲得改善,可是真正發生的時機要等到美國捲入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試圖保持中立,然德國、日本與義大利的集權政府卻擴大他們對鄰國的控制。在德國入侵法國並開始轟炸英國後,美國國內的辯論加劇。儘管仍有強烈的孤立主義情緒,美國國會投票通過徵召士兵並強化軍隊的提案。

當日本揚言要奪取西方工業原料,多數人注意歐洲發生何事。對此,美國對日本必最需要的物品—石油—實施禁運,並要求日本撤出佔領的領土。日本拒絕,並於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與夏威夷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毀滅性攻擊。美國對日本、德國和意大利宣戰,到那時,日本的同盟國對美國宣戰。

美國的工業和農業都投入戰爭準備,生產出數量驚人的軍事裝備:不到4年間就產出30萬架飛機、5千艘貨船、6萬艘登陸艇以及8萬6千輛坦克。這些工作由女人挑大樑,當男人外出打仗時,她們就到工廠工作。

美國、英國和蘇聯共同結盟以對抗納粹的威脅,他們決定主要的軍事作為應集中在歐洲,其中包括打破德國和意大利對地中海的控制,並防止莫斯科的垮臺。然後他們解放羅馬和巴黎,最後則是柏林。

從1939年德國佔領波蘭到1 9 4 5年德國投降為止,歐洲戰場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其中有士兵也有老百姓,還有更多的猶太與其他族裔遭到納粹有系統的屠殺。

亞洲的戰事主要是一連串的海戰與兩棲突擊,目的在奪回被日本掌控的太平洋島嶼。當歐洲的戰事結束時,亞洲的戰事卻仍持續著,最後的戰役尤其激烈,血腥程度為史上數一數二。多數美國人,包括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在內,都相信入侵日本會使情況更為惡化。為了讓戰爭結束,杜魯門願意動用新發展出來的原子彈。在日本拒絕投降後,他下令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這個策略奏效,日本終於投降,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8月結束。稍晚人們才完全理解核子武器所具有的可怕與毀滅性力量。

TOP

冷戰、韓戰與越戰 THE COLD WAR, KOREAN CONFLICT, AND VIETNAM

二次世界大戰後沒幾年,美國開始在全球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對新成立的聯合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戰後初期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議題是冷戰,它的起源是美國與蘇聯長期對於何種政府與經濟體系最能創造自由、平等與繁榮,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全球在戰後出現內戰頻仍與帝國瓦解的現象,美國希望提供一股穩定的力量,好讓全世界在和平中重建。美國倡導民主與開放貿易,並以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的名義在西歐投入170億美元的重建基金。蘇聯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領土,並用武力扶植起中歐和東歐的共產政權。

美國誓言遏制蘇聯的擴張。具體作為包括要求並得到蘇聯的全面撤出伊朗﹑支持土耳其對抗蘇聯控制海上航線的企圖﹑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給希臘以對抗強大的共黨叛亂活動。當蘇聯封鎖分裂的柏林時,美國率先空運物資到柏林,總數達數百萬噸。

當美國跨越大西洋提供援助給歐洲時,對於共產黨在中國的興起卻是愛莫能助,無法阻止毛澤東於1949年取得中國政權。隔年,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北韓入侵南韓,美國則在聯合國的支持下進行軍事干預。北韓終被擊退,並簽下停戰協定,但緊張關係仍在,美軍數十年來一直維持著在該區域的部署。

1960年代中期,美國出兵協助南越抵抗北越的共黨叛亂。美國雖然逐步擴大介入,但仍無法阻止南越於1975年垮台。戰爭犧牲了數十萬人的生命, 也在美國國內造成激烈的對立,美國人從此謹防再次身陷海外的泥沼。

TOP

文化變遷:1950-1980 CULTURAL CHANGE: 1950-1980

對於美國1950年代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多數美國人覺得有信心,他們同意有必要採取強硬立場對付全球各地的共產主義,並盡可能與世界其他各地分享民主的好處。美國國內經歷了顯著的經濟成長,並轉型為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 出生率的暴增造成城市周圍郊區的興起,然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參與到這樣的好日子,逐漸地,對於現狀的挑戰開始湧現。

非裔美國人發起運動,要求他們不管在哪裡都應受到公平的對待。他們於1954年贏得一項重大勝利,即最高法院裁定,只供黑人孩童就讀的分離式教育體系,對白人孩童並不公平。此項裁定促使全國公立學校開始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到了1960年代,在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牧師的領導下,加上詹森(Lyndon Johnson)總統的支持,非裔美人贏得公民權利和投票權的立法。 部分黑人領袖,如麥爾坎X(Malcolm X),卻反對種族間的合作,而一些激進份子對於改革的呼籲,更導致暴力的發生。然而,許多非裔美人仍以無聲的方式,漸次步入中產階級之列,對美國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60至70年代間,許多美國婦女對於沒有與男性同等的機會表示失望。在作家貝蒂‧富利頓(Betty Friedan)與記者葛羅莉亞‧史坦能( Gloria Steinem)的領導下,美國婦女組織起來,推動修法與改變傳統,讓婦女在商業與教育上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競爭機會。她們試圖修憲,以確保婦女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由於需要38個州的認可,她們最後只獲得35州的支持,功虧一簣。

新一代的原住民領袖組織起來捍衛政府曾經在各種條約中許諾的權利。他們運用司法系統重獲部落的土地與水權,還利用立法程序獲得所需要的居住與教育協助。1992年,班‧坎貝爾(Ben Nighthorse Campbell)成為首位當選參議員的原住民。

西班牙裔美國人,尤其是那些來自墨西哥﹑中美洲﹑波多黎各與古巴的後裔,也在政治上變得更加活躍。他們獲選為地方﹑州級和全國性的民意代表,並組織起來對抗種族歧視。例如,西塞‧查維斯(César Chávez)發起一場全國性的消費者抗爭,抵制加州的葡萄種植者,迫使他們與他的聯合農場工人聯盟(United Farm Workers )進行談判,以提高工人的工資並改善工作環境。

許多學生為了抗議他們所認為的不道德越戰,也變得熱中政治。他們組織大型的抗議活動,最終迫使詹森總統進行和平談判。年輕人也開始排斥父母的文化價值觀,產生所謂的反文化,最明顯的是蓄長髮﹑玩搖滾樂及使用違禁藥。

關心自然環境的美國人組織起來減少空氣和水的污染。1970年,地球日(Earth Day)進行首次的慶祝活動,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也成立。環保立法反映出減少污染的共同要求,可是同時也要兼顧到產業,不使業者承受過重的負擔。

1950至1980年間之所以發生重大的社會變革,是因為有一個公開、流動與多元的社會。這些變革的要求,有時是平和的,有時卻會要人命,因此妥協有其必要性。誠有時速度緩慢,美國終究還是不斷在改變,以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基礎。

TOP

二十世紀末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美國一直經歷政治上的對立,對於如何處理國際事務﹑人口的變化或是技術革新的效果,總是爭論不休,20世紀的最後10年也不例外。

60至70年代的自由激進主義運動,到了80年代被一種新保守主義蓋過。保守份子的主張包括:限制政府的權力﹑強化國防﹑堅定對抗共產主義﹑減稅以刺激經濟增長﹑採取強硬措施遏止犯罪﹑對社會行為制訂更嚴格的規範。曾任演員與加州州長的共和黨員雷根(Ronald Reagan),當了兩屆的美國總統,他對許多美國人而言,是穩定的象徵。支持者認為他的政策加速蘇聯的垮臺。

1992年,美國人轉向較中間的立場,阿肯色州的州長柯林頓(Bill Clinton) 當選了總統,他的競選主軸圍繞著年輕人與變革議題。柯林頓的一些主張是相當開明的,像規劃由政府管理的醫療體系,可是國會未予以通過。另一項主張是要政府終止發放福利金,改為輔導就業,這項原為保守份子提出的構想,最終證明是相當成功。

平常一般的政治差異到了2000年的總統大選後,變得尤其激烈。民主黨的高爾(Al Gore)與共和黨的布希(George W. Bush),在普選和選舉人團的得票數幾乎各佔一半。佛羅里達州數千張的選票受到質疑。經過一連串針對相關法令與重新記票程序的法庭攻防戰,美國最高法院最後宣判,裁定布希以些微差距當選。

布希原先期望將施政重心放在諸如教育﹑經濟與社會福利等國內議題。可是2001年9月11日的一場事件,卻為他接下來的總統任期帶來無可挽回的改變。當天,外國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客機,分別撞向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和近華盛頓特區的國防部五角大廈,其中一架失敗墜毀在賓州郊區。布希向全球恐怖主義宣戰。初期,美國人普遍團結一致,但是當此舉擴大實行,愈來愈多美國人對此感到不安。

發生在21世紀初期的事件與趨勢,目前尚無法完全理解其對後世的長遠影響。

TOP

後記

美國起初只是一群集中在大西洋沿岸、沒沒無名的殖民地,經過相當的轉型才成就今天的規模。一位政治分析家稱美國為「第一個全球性國家,」因為美國3億的人口,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國籍與族裔。這是一個持續在變化的國家,經濟、科技、文化、人口和社會各個層面的變化,不論就速度,還是範圍而言,都一直沒有停過。美國發生的事情,往往是現代化與變革的先兆,不可避免地將其他國家與社會帶入一個日益相互依賴與連結的世界。

美國仍保持一種歷史延續感,社會的核心價值可追溯至18世紀末國家肇建之初,其中包括對個人自由、民主政府、經濟機會與繁榮共享的信念,它們產自一段豐富又動盪的歷史。美國持續的任務是要確保自由、民主與機會的價值不但受到保護,還可以蓬勃發展在21世紀。



草稿:克利斯丁‧強森(Christine Johnson)
編輯:米卓‧尼利(Mildred Solá Neely) 11/7/06
附註: 尼利/克萊克(Neely/Clack) 12/6/06

TOP

天佑美利堅人民共和國!

TOP

這個簡介是美國官方寫的,已經算完整又簡單,推薦同志們看此主題對美利堅有初步認識

TOP

好文共賞

TOP

返回列表